经典背后的故事:凯斯特纳作品登陆中国始末

今年年初,明天出版社出版了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埃里希·凯斯特纳作品中文简体字版的第四个版本——《凯斯特纳作品典藏》系列的9种书,起印量是前几个版本首版的四五倍。之所以有底气敢一次开机印这么多,一方面是由于凯斯特纳作品堪称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凯斯特纳作品首次于1999年在中国大陆推出之后,18年来,经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宣传介绍,凯斯特纳的作品伴随着根据其作品拍摄的电影在中国的放映,已经在中国的读者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回想凯斯特纳作品落户明天出版社,从发行部门不知如何提数,到如今成为一套畅销又长销的看家产品,的确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我是通过阅读一本名为《西方儿童文学史》的书,而最初知道当时的联邦德国,有一位名叫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儿童文学作家的。在这本书中,作家的名字被译为“克斯特纳”。作为一个六零后,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幸运,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童书可以读,因此当时的我是不可能通过阅读作家的作品而知道这位作家的。我们那时候能淘到几本文革前出版的安徒生童话和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与凯斯特纳这个名字的再次相遇,是1996年,我们出版社当时计划出版一套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世界经典童线卷本的集世界童话作品之大成的书稿,选入了大量属于公版和非公版的童线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之后,这样的书要出版,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取得每一部处于版权保护期的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在这个需要取得授权作品的长长的名单中,就有凯斯特纳的几部作品。

为了解决这套书中100多部作品的版权授权问题,从1996年到1998年,当时担任策划推广部主任的我,在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和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时,一大半约见日程都是围绕这100多部作品安排的。这其中就有我与当时正在德国读文学博士的蔡鸿君的首次会面。蔡鸿君是一位热心向中国出版社介绍德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学者,他帮我们与掌握凯斯特纳作品版权的一家位于瑞士的出版社取得联系。

记得当时蔡鸿君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拿给我的,是一个印有凯斯特纳作品德文版封面和英文介绍的折页。从介绍中,我感到这是一套很有分量、有价值的东西。在获得了凯斯特纳的几部用于《世界经典童话全集》的作品选集版非专有出版权的同时,我很希望能把这套书中文简体字版单行本的专有出版权都拿下来。但这么一大套书,是要让领导来拍板决定的。现在来看,取得这9种书单行本的授权是顺理成章、求之不得的事,但在当时,儿童文学图书的市场还很小,各少儿社对本社的儿童文学图书都是需要倾斜和扶持的。做决定拿下这么一大套儿童文学图书的版权,在当时的确是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决心的。从德国回来后,我把这套书拿给分管文学图书的刘海栖总编辑看,他没有犹豫,径直决定让我把这套书的版权都拿下来。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埃里希·凯斯特纳这个名字。在其所有作品的中文版出版前,我们必须做好各种准备,否则,即使我们出版的书再漂亮,也很难让读者关注。按照一般的思路,向中国的读者介绍一位德国作家的作品,需要一位专业的权威人士的推荐,才能让中国的读者信服。这时,蔡鸿君向我推荐了他在法兰克福大学青少年文学系(研究所)读博士的导师汉斯-海诺·埃韦斯教授。我想这应该是绝佳的人选,只是不知道埃韦斯教授是否肯答应为中国的读者写一篇介绍凯斯特纳的文章。

大概是在1998年10月,法兰克福书展结束之后,我自己安排了后边几天的行程,留在法兰克福进行几个后续的出版社拜访活动。正是利用这段时间,蔡鸿君帮我与埃韦斯教授约好了见面时间。法兰克福大学的青少年文学系(研究所)位于法兰克福市区的Westend校区,离我住的地方不太远。我们早晨9点左右到达那里。青少年文学系的办公处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这是我第一次见识所谓“没有围墙的大学”,因为系办公楼就是坐落在市区马路边的一个二层小楼。

进了小楼来到二层,蔡鸿君与教授的秘书打过招呼,我们就坐在秘书的办公室里等,因为我们早来了一会儿,教授还在办公室里与人谈事。这时蔡鸿君简单向我介绍了一下青少年文学系的情况。原来,德国的大学与我们的体制不太一样,他们这里一个系、一个专业就只有一位教授。教授就是这个系的当家人,其他教师则都是讲师。只有教授退休了,位置出现了空缺,学校就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发布招聘启事,有相应资格的人前来报名竞争。埃韦斯教授就是由慕尼黑大学过来竞争成功,取得目前的教授职位的。

教授办公室里的客人出来后,秘书把我们引进去。蔡鸿君给我们做了介绍。教授的英语讲得很好,我们可以直接用英语谈。我向教授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出版社的情况,然后就直入正题:我们计划出版凯斯特纳的全部作品的中文版,这是凯斯特纳的作品第一次正式引进中国出版,因此非常有必要向中国的小读者、教师和家长介绍凯斯特纳作品的重要性以及凯斯特纳在德国儿童文学史乃至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样也便于我们在中国更好地推广凯斯特纳的作品。如果教授能向中国的读者写一篇介绍凯斯特纳及其作品的文章,我们将非常感激。教授听完我的介绍,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请求。他说明年正好是凯斯特纳诞辰100周年,你们是计划好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中文版的吗?我照实说我们其实是误打误撞上的,不过赶上这个时机在中国推出他的作品应该也是很好的机缘,更便于我们开展一些推广活动。然后教授又询问了几个细节问题,比如文章的篇幅要多长,发表在什么地方等等。

从法兰克福回来后一个月左右,我就收到了由蔡鸿君自德文翻译成中文的教授的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篇很有分量的凯斯特纳的评传。文章全面介绍了凯斯特纳的成长经历,他的作品以及其作品在20世纪德国的影响力。从教授的文章中我对凯斯特纳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他不仅仅是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而且“在世界各地,提到德国儿童文学,埃里希·凯斯特纳的名字总是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相提并论”,“迄今为止,除凯斯特纳外,没有任何一位20世纪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能够赢得这样的国际声誉”。“西德的儿童文学、西德的儿童戏剧和西德的儿童电影,至少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完完全全置身于他的魔力之中。”“对于一部分60年代末以来的‘新’儿童文学,他仍然还是一位教父。”“我们可能毕竟不能像中国的凯斯特纳儿童书籍的读者(儿童和成年人)那么自由,对他们来说,从来就没有一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纪念碑,而只有一种异国文化的见证:陌生,但却充满了魅力。”

有了这样一篇很有分量的介绍文章,并且在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德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凯斯特纳又拥有“教父”般的地位,这一切给我们在中国市场上推广介绍凯斯特纳的作品增添了不少底气。不过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翻译质量的好坏也是能否被读者接受的非常关键的要素。被选入《世界经典童话全集》的几部童话作品已经有了译文。因为当时国内学德文而且从事文学翻译的人不太多,圈子也不大,所以通过几个朋友介绍,我很快与这几个译者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译文的授权,其余的五六部作品则需要找德文译者翻译。我们当时秉持的原则一是作品要从德文直接译成中文,二是译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翻译水平和资历。但在当时国内从事德语文学翻译的人还比较少,除了约请几个老译者之外,我们也起用了几个已经移居德国的年轻译者。事实证明,我们的这些译者的译文水平都是一流的,而且他们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孩子阅读。

时间很快到了1999年的春天,这时候凯斯特纳作品中文版的出版已经万事俱备。但就当时的市场来说,我们的发行部门对儿童文学类图书的销售能力比较弱,每本书的起印量能提5000册的印数就不错了。作为这套书的责任人,我的压力是蛮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经当时已经就任明天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刘海栖同意,我与当时在图书营销方面声名鹊起的一家北京的公司取得了联系,这家图书公司以提出“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的口号而蜚声当时的业界。我通过与该公司多次商洽,与对方签订了就凯斯特纳图书的营销推广进行合作的合同,图书出版后由对方组织宣传推广并包销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全部图书。为此,我与社长还前往北京参加了该公司组织举办的凯斯特纳作品中文版发布座谈会等活动。我们把在一年内的总销售权转让给对方,除了能确保我们获得利润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对方在营销宣传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并让我们的编辑从中学习人家的宣传推广方式和如何与媒体配合。在对方基本完成了销售之后,他们的宣传推广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开始加印这套书,并由我们的发行部自主发货。

回顾凯斯特纳作品来到中国的整个过程——其在中国读者当中由默默无闻到几乎尽人皆知,除了与国内少儿图书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发展迅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市场环境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有关之外,也与明天社自上而下所怀有的“向中国孩子提供最优秀的精神食粮”这样一种情怀密不可分,与我们的编辑、销售团队坚持不懈地改进和提升我们的图书质量,持之以恒地向小读者们推介世界一流的儿童图书这样一种理念密不可分。

自凯斯特纳作品中文版1999年首次出版以来,18年来,我们已经陆续推出了凯斯特纳作品中文版的四个版本,期间每个版本都多次重印。我们每推出一个新的版本,都是按照我们国内少儿图书市场的需求特点,在装帧设计、开本等方面进行改进,并针对一批新成长起来的小读者进行全面的宣传介绍和推广,这对凯斯特纳作品在中国被广大教师、家长和孩子认识和接受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新版本都是针对上一个版本的升级,无论在图书的呈现形式方面、影响力方面,还是在图书的整体销量方面,都是如此。我们2017年新推出的这个版本,预计9种书的全年销量将超过1000万元码洋。

这套书在市场上形成影响力之后,我们又陆续获得了一大批20世纪世界顶级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以及绘本类和百科知识类图书的中文出版权,如英国的罗尔德·达尔和特拉芙斯、芬兰的杨松、奥地利的涅斯玲格、德国的克吕斯和普雷斯勒、意大利的比安卡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信谊图画书、荷兰图画书、英诺森提图画书等,还有大量诸如《视野百科》《世界动物百科全书》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长久生命力的百科知识读物。正是因为多年来陆续获得了这些珍贵的、世界一流的出版资源,以及国内一大批一流作家的原创儿童文学和绘本出版资源,明天出版社才形成了自己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才形成了在少儿图书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一个出版社品牌影响力的形成,毫无疑问要归因于其优质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归因于能够善于发现优秀的作者和打造读者喜爱的、长销不衰产品的编辑队伍。这是出版社的竞争力之魂、品牌之魂。

市场是要靠产品来推动的,因此无论何时,对出版业来说,“内容”“编辑队伍”,还有“细节”,是赢得成功的核心要素。但这一切绝非一旦获得便永久拥有。如果不能持续地维护好已有的优质资源,与时俱进地开发一流的产品,并保持编辑队伍的价值理念,以前的成功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的记忆。

(编者注:傅大伟,从事少儿图书编辑出版工作30余年,自1990年代开始引进大量国外优质的少儿图书,策划编辑了大量畅销不衰的世界一流的少儿图书。翻译出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魔法手指》《最后的狼》等少儿文学类图书十余部。)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