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EIT-KIC协同创新模式与启示

自21世纪初欧盟提出“知识三角”发展理念之后,“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已成为当前欧洲高等教育改革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的主流思想。2008年欧盟启动了“欧洲创新与技术学院”(EIT)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创建“知识与创新共同体”(KIC)协同创新模式增强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三大知识领域行为主体的协同关系。EIT-KIC协同创新模式依据“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原理,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优势资源,驱动教育、科研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协同发展。“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原理和欧洲EITKIC协同创新模式可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提供崭新理论视角和经验借鉴。

“知识三角”概念源于欧盟2000年“里斯本战略”。欧盟认为,在教育、科研和创新三大知识创新领域构成的“知识三角”中,教育是形成三者良性互助的必要前提,能够为其他两者提供广泛的知识基础和必需的创造能力,是欧洲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知识三角”发展理念是针对传统上教育、科研和创新三大知识创新领域相互独立的“自组织观”而生成的一种协同生态发展的逻辑思想。“知识三角”生态逻辑思想认为,传统的教育、科研和创新“自组织观”仅强调三者自身内部的“产出—投入—再产出—再投入”的自循环工作模式。这种传统的自循环工作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自给自足”式的工作机制,三者缺乏必要的生态互动性、可再生力以及各方协同增值性,从而难以发挥各领域之间的“溢出效应”。

“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克服了传统上三大知识创新领域自组织运行逻辑的孤立性和静态性,揭示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各要素之间内在固有的双向互动关系。图1展示了“知识三角”生态系统各方协同互动的逻辑关系。从“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双边互动关系来看,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和输出方式为科学研究知识领域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而科学领域主要从两方面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一是科学研究领域依赖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输出,二是科学研究能够为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提供必要支撑,从而实现“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高等教育与创新双边互动关系来看,高等教育能够为创新活动及其成果转化提供必需的创新型人才资本,并能为技术创新产品早期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型消费者;反过来,技术创新能够为高等教育提供新技术产品和必需的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并引导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从创新与科学研究双边互动关系来看,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出能够为创新提供充分的知识资源;反过来,创新能够拉动和催化科学研究活动。因此,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三大知识创新领域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互为循环的“知识三角”生态系统。

在社会经济语境中,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三大知识创新领域形成的“知识三角”生态系统运行逻辑表现出了明显的“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原理,即所谓的“溢出效应”和“外部影响效应”。依循市场运行规律,在“外部性”作用下,一个事件或事物运行的逻辑结果除了能够直接影响买方及其相关利益之外,还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到其他人的相关利益。一般来讲,在经济市场中买卖双方在决定供需关系时并未有意识地考虑其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当存在“外部性”时,单纯依赖经济市场自主调节难以促使社会利益最大化,需要政府予以引导和调控。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三大知识创新领域的“自组织”系统中,也存在明显的领域内“正外部性”特征。假设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未能被其创造者(企业)充分利用,而因为“外部性”的存在,社会收益就会远远超过企业自身的创新收益,即产生了企业创新的“正外部效应”,那么其逻辑结果可能会带来该企业对再创新的低投入问题。这一逻辑原理也适用于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也就是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企业创新领域的自身低收益性,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经济领域的低收益性,相反,由于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正外部性”的生成,可能会给社会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的“正外部效应”。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自组织”运行体系中,由于三大知识创新领域之间缺乏充分的协同性,所以单靠市场自身调节作用难以发挥它们的可持续“正外部效应”。“知识三角”生态系统逻辑原理则由于强调三大知识创新领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在各知识创新领域内部和外部都具有高度的“正外部性”的价值特质;政府通过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三者协同的公共政策干预,能够促使“知识三角”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各知识领域“正外部性”的“协同放大效能”,从而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能够促使“外部性的内在化”,即能够使各知识创新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己行为的“正外部效应”。因此,“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可理解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创新三大知识领域协同作为知识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核心驱动要素,加强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形成合力,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效能;“知识三角”生态系统也是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三大知识领域中的“三维协同创新模式”,揭示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之间相互联系而非传统上相互孤立的关系,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协同发展能够起到相互促进并赋予对方附加价值的“正外部性”效用。

EIT-KIC是一个典型的基于“知识三角”生态逻辑的协同创新模式,涉及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组织、风险资本投资公司、研发创新投资者和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及行为主体,并以网络化协同方式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自2009年KIC协同创新计划启动以来,其针对不同社会挑战问题共创建了6个KIC协同创新平台,分别是“EIT-数字化创新”联盟 、“气候KIC”联盟、“KIC可持续性创新能源”联盟、EIT健康卫生创新联盟、EIT原材料创新联盟和EIT食品创新联盟,其中发展比较成熟的有“EIT数字化创新”联盟、“气候KIC”联盟、“KIC可持续性创新能源”联盟。目前,六大KIC协同创新联盟共涵盖184所高校、473家企业、123个科研院所和60个其他伙伴组织。

“EIT数字化创新”联盟是于2015年由“EIT-ICT实验室”联盟更名而来。创建初期,该联盟主要是针对信息社会“大挑战”问题而创建的KIC创新联盟,更名后,其职能主要是推动欧洲数字化创新和创业,以及驱动欧洲数字化变革。该联盟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端信息、通信和技术(ICT)与数字化创新创业人才,开展ICT和数字化领域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数字化创新成果转化,实现ICT和数字化领域的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知识三角”协同发展。“EIT-数字化创新”联盟在欧洲7个国家设立了联合基地(每个基地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基地都由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构成。基地充分汇聚最优秀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研发人员,将区域卓越创新集群发展为世界一流创新网络中心。每个基地(或节点)都包含了“知识三角”的所有方面,开展跨基地(节点)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

“EIT-数字化创新”联盟通过大量“催化项目”(Catalyst Project)创建能够生成突破性创新成果的生态系统。这些“催化项目”强调“知识三角”三要素的高度整合,以此纵向推动基地及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横向驱动各主题领域的创新活动。“催化—载体”(Catalyst-Carrier)模式是“EIT-数字化创新”联盟实现“创新环”(Innovation Cycle)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由EIT资助的主导性增值项目被称为“催化项目”,由共同资助来源资助的辅助性项目则为“载体项目”。“催化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生成专门创新成果,如教育催化项目强调卓越创业教育,向学生赋权并将其融入创新生态系统。EIT-数字化创新“催化—载体”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知识三角”整合效应和“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创业”之间的界面外溢效应,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强力协同加速数字化信息技术领域创新进程。

气候知识与创新共同体是一项“绿色革命”创新联盟,旨在通过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家指导形成欧洲气候变化日程,以实现适应和缓解欧洲气候变化的目标。其主要使命,一是引领世界走向低碳化繁荣,帮助创新人员充分利用新创企业机会,为解决气候变化大挑战问题提供经济有效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二是联合世界一流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充分释放创新联盟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多重职能,提升欧洲气候变化缓解与适应领域的创新能力。该联盟重点关注温室气体检测、气候变化适应性服务、低碳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城市发展、水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型经济转型等主题。

“KIC可持续性创新能源”联盟由来自能源领域的“知识三角”各方知名人士组成,目前涵盖大小企业、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250个成员组织。其以“战略协同、确保卓越”为原则,通过教育、科研和企业创新的深度整合,增强创新创业文化,即培养能源领域具有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开展能源领域研发活动,以及创建能源领域创新型衍生公司。该联盟重点关注洁净煤气技术、能源储备、化燃能源、可再生能源、智能高效建筑与城市、智能电子网络和核能利用等主题。

依据“知识三角”协同逻辑原理,EIT-KIC协同创新模式通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卓越研发和创新创业三大路径,充分实现协同创新联盟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知识三角”系统职能。

EIT-KIC协同创新模式以追求“卓越”和“影响力”为根本价值导向,根据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为学生提供包括知识、科研和创业等综合技能的课程体系,充分整合科学进步与创新创业实践,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EIT-数字化创新”联盟通过“教育催化项目”,培养ICT领域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教育催化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信息与工程硕士教育项目。该项目通过与联盟的企业发展实验室联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教育环境,主要学习方式包括微型讲座、案例教学、企业发展实验室项目、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等。二是信息与工程博士教育项目。该项目将企业发展实验室教育与企业发展实践相结合,注重“以研带学”和“寓教于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三是产业博士培养中心。该中心属于产业与学术界联合培养项目,在资深专家指导下,以现场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思维能力;通过国际学习交流以及大学与产业之间的流动,使学生形成全球市场取向的工作态度。四是博士院项目(PhD School)。该项目旨在鼓励博士生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其创新创业思维,支持其创建衍生公司,为产业界培养高级创新创业人才;该项目在充分整合“产业博士培养中心”、“MBA培养模式”和英国“博士培养中心”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双)学位模式或为期一年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创立集联盟伙伴、商学院、科技园、孵化基地等利益相关者为一体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博士生体验创新创业实践。

为满足欧洲知识区域对高技能创业型人才的需求,“KIC可持续性创新能源”联盟汇聚了欧洲最佳理工科大学、商学院以及能源相关企业,以卓越创新为价值追求,通过新型产学研协同教育模式,将高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可迁移性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获取优质工程技能和深刻理解世界能源挑战的能力,使其成为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该联盟教育项目强调能源产业部门的参与,并通过与企业伙伴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家指导下完成其毕业论文。目前开设的硕士教育项目有核能源教育、智能化城市和可再生能源等。该教育项目也设有博士院,学生首先要在“KIC可持续性创新能源”联盟大学的博士项目中完成既定课程,然后由博士院为其提供创新和创业领域的“增值”教育活动,并在欧洲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联盟进行跨部门流动;根据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博士院以“轨迹”形式组织成六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完整的博士教育、产业实习经验和未来能源技术创业探索等要素。该联盟另外还开设有“硕士后”教育项目: 该项目学制两年,其对象主要是致力于智能化能源建设,并计划进入具有较强产业创新导向大学博士教育项目而非传统博士教育项目的硕士毕业生;“硕士后”项目强调能源技术创新和创业知识技能,使学生直接获得产业创新体验,将其培养成为技术设计人才。

“EIT-数字化创新”联盟以“催化—载体”模式开展前沿科研活动,将其投资的“科研催化项目”与将产业或学术伙伴或成员国资助部门作为补充性资助来源的“科研载体项目”相结合。在“催化—载体”模式中,催化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载体项目”内部开展深化性科研活动。这些“科研催化项目”涵盖了教育、科研和企业创新“知识三角”的各个要素,如“测试台、检测平台与模拟工具项目”、“体验实验室项目”、“人员流动项目”和“先锋研究项目”。“体验实验室项目”一方面为“EIT-数字化创新”联盟伙伴运作的顶级“体验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提供资助,与相关“载体项目”联合激励科研人员与终端用户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测试和调试新创产品,通过终端用户体验和新产品的调试最终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利益相关者通过科学使用实验室进行科研与创新方法的共享以及科研基础能力建设,从而实现教育、科研与创新的深度整合。“人员流动项目”主要是支持“EIT-数字化创新”联盟内跨基地、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流动,通过对创新伙伴的资助提升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协同科研能力。“先锋研究项目”主要是通过“EIT数字化创新”联盟不同基地的伙伴协同,向那些具有重大潜在价值的科研主题、具有一定风险和高创新潜力研究领域的科研行动计划提供资助。

在“气候KIC”联盟研发项目中,其通过创建动态开放的创新网络,整合公司、城市、学术机构等部门的研发创新资源,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研发创新。该联盟设立四个高级研发项目,以此确保对气候变化与适应有重大潜在影响,并推动公司、学术界和区域伙伴协同实现高创新价值。这四个高级研发创新项目包括气候变化评估与要素管理项目、低碳城市转型项目、可利用水资源管理与开发项目和无碳生产系统开发项目。

为激发创新创业,“EIT-数字化创新”联盟创立了企业创新催化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教育、科研、创新“知识三角”,有效地生产突破性创新成果;通过高等教育转型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育顶级数字化信息技术创业人才;通过创业路径优化促进企业创新,支持具有创业意向的潜在创业者创办新公司等创业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化创新。创新催化项目启动了一系列企业创新项目,如财政获取项目、最佳实践标杆项目、企业俱乐部项目、创业者俱乐部、创业支持系统、欧洲中小企业项目、创业雷达项目、技术转移项目等。

“气候KIC”联盟也创立了创新创业项目。创业项目主要联合学生、青年创业者、研发中心、风险资本投资者等气候变化创业共同体,创建与气候相关的新公司,并帮助其快速发展。同时,创业项目也为创业者提供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和资源雄厚的气候创业者网络,创建孵化基地、技术转移组织和科技园联盟,并为气候创业者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服务和财政支持。目前“气候KIC”联盟核心创业项目是“孵化项目”,该项目支持创业者通过三个阶段创建净化技术风险公司:第一阶段,帮助创业者将知识创新成果或发明转化为企业规划,通过创新性企业思想或新技术论证激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主要设有种子资金支持计划、企业指导网络、研究生班培训计划;第二阶段,帮助创业者将企业规划转化为具体的价值主张;第三阶段,帮助创业者将价值主张转化为可资助的企业主张。另外,该联盟还设有企业支持项目,创业者和已有公司可利用KIC“创业券”(Entrepreneurship Voucher)获得创业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企业网络指导创业者的企业发展。

从经济学原理来讲,教育、科研和创新都存在“外部性”效应,“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则揭示若要充分实现教育、科研和创新三大知识领域的“正外部性”效应,必须通过三者政策的协同和引导,避免三大知识领域发展目标的相互冲突。借鉴EIT-KIC协同创新经验,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知识三角”生态逻辑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逻辑指导,用以强化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研发政策、科技政策以及企业创新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和一致性。我们要在国家、地区层面上将教育、科研、创新三大要素充分统整为“知识三角”政策体系,通过教育、科研、创新三者协同的公共政策干预,实现“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在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教育、科研、创新“知识三角”三维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消除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制度壁垒,建立大学、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知识联盟;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地方或区域发展规划的研制工作,积极创建卓越研发区域集群,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在知识创新中的贡献度,增强其在“知识区域”建设中的“外溢效应”。在“知识三角”协同创新模式中,我们要重点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项目、前沿研发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建设,汇聚“知识三角”领域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联盟的创新人才培养、卓越研发和创新创业的协同放大效能。

从EIT-KIC协同创新模式组织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可知,大学自治是构建“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先决条件。对此,首先,大学应享有确定自身战略使命、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创新创业模式的自主权,以有效服务于“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构建。其次,大学应加强自身治理结构改革,使之更好地协调“知识三角”三边关系。再次,大学应消除跨部门协同壁垒,转变传统学术观念,在教职工职务聘任和职务晋升方面充分考虑他们在学术界、企业界和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流动性。最后,大学应依托“知识三角”协同创新平台开发体现教育、科研和创新之间互涉和协同的项目和课程,将研究和创新反馈到课程开发和教育实践中并予以体现,将“知识三角”三边互动活动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知识三角”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依据共同目标整合和创建集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公共部门于一体的新型创新共同体,强化“协同精神”“跨学科性”“创业”“全球维度”的工作原则和“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文见本刊2017年第2期《基于“知识三角”生态逻辑的欧洲EIT-KIC协同创新模式与启示》)

作者:武学超,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比较高等教育、大学知识创新研究;游振声,副教授,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